Sunday 5 July 2015

族魂--- 林连玉!

.
林连玉先生,生于中国福建永春(1901 年),毕业于福建省集美学校师范部。1927 年,因时局动乱,他由中国南来,先后在(霹雳的)安顺、爱大华、(爪哇的)任抹、(雪兰莪的)巴生、加影任教。1934 年11 月起到吉隆坡尊孔中学服务,除了战争时期,他一直没有离开过这个岗位,直至1961 年被政府吊销公民权及教师注册证,被驱逐离校为止。

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,林连玉先生加入雪兰莪医药辅助队,后来跟随英军撤往新加坡。

马来亚沦陷后,林连玉先生曾被雪州教育局调派至士拉央侨民学校担任校长六个月。当时蝗军几乎见老师就杀,林连玉先生被迫把学校关闭,到巴生而榄(Jeram)的一个树胶园里养猪过活。

1945 年,日军投降,马来亚光复。这时候的尊孔中学除了那座经受战火蹂躏的空壳,一切设备荡然无存、疮痍满目,林连玉先生毅然负起了复校的工作。

他首先向附近的学校借校舍暂时上课,然后修葺尊孔校舍及购置校具,将学校从废墟中一点一滴重新建设。为了取得资金办校,他不惜把胶园里的猪只变卖,出钱出力,为莘莘学子谋取福利。

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,华校教师的待遇十分菲薄,林连玉当时骑上了脚车到吉隆坡每一间学校,号召教师组织公会,图谋自救,终于在1949 年组成了吉隆坡华校教师公会。在林连玉自1950 年起连任10 年主席的期间,该公会成果累累:

对内:筹建会所,使教师公会经济基础永固;实行福利制度,使退休、去世的会员家属不致陷入绝境。

对外:为华校教师争取公积金,争取新薪津制;通过教师节宴会提倡尊师重道,提高教师地位。

1951 年他成功申请成为马来亚联合邦公民(尚未独立,但侨民可以申请成为公民,以认同马来亚)。他后来用行动证明他热爱这个国家,也鼓励华人申请成为公民,并力争平等权益。

就在这一年,英殖民政府抛出《巴恩报告书》,建议以英、巫文学校取代华、印文学校。林连玉挺身而出,召开全马华校教师会代表大会,共谋对策,掀起强大的反对浪潮。大会除议决向钦差大臣提呈备忘录反对巴恩报告书之外,亦决定筹组华校教师会总会(教总),壮大维护华校力量,为日后的华文教育运动设下了“ 司令部 ”。

(注: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(董总)则于1954 年成立,此后两个机构在行事上相结合,统称为“ 董教总 ”,不过未改变彼此的独立注册地位。)

1953 年,林连玉出任教总主席,这期间正是我国历史经历大变动的时代。反殖民的浪潮汹涌澎湃,要求民族独立的呼声响彻云霄。为了使华教的问题得到解决,林连玉通过教总要求列“ 华文为官方语文之一 ”(1964 年沈慕羽担任教总主席时,再次提出)此议最终失败,这也是预料中事。

1954 年,殖民议会通过《1954 年教育白皮书》,规定所有华小都得开设英文班。林连玉看出这是蚕食华校的手段,因此决定捋虎须—— 向英国殖民政府当局宣战 !但,反对已通过的法案,在紧急时期是可能被捕的啊!

林连玉的言论和行动,很有可能令他自己成为殖民政府的眼中钉!但是,林连玉说:“ 我忝居教总总领导的地位,我不入地狱、谁入地狱? ”

于是他托妻寄女、做好被捕的准备,愤而发表《 反对改方言学校为国民学校宣言 》(这里指的方言学校就是华文学校)。宣言发表后,果然惊动了殖民政府!钦差大臣麦基里莱爵士,更于10 月28 日亲临尊孔中学,特别会见林连玉。

1955 年1 月,林连玉率领董教总代表团,在马六甲陈祯禄爵士私邸(陈祯禄是马华公会发起人及第一任总会长),与联盟主席东姑阿都拉曼会谈。从此奠定了董教总代表华文教育的地位。

1955 年,由于马来亚联合邦为进行自治而举行普选,林连玉率领教总面见联盟(由巫统、马华及印度国大党组成)领导人,提出支持联盟以换取废除1952 年教育法令。联盟在大选中上台执政,在翌年(1956 年)提出“ 拉萨教育报告书 ”。这份报告书基本上被教总所接受,未有太大的争议。所争议的是报告书的“ 最终目标 ”。所谓“ 最终目标 ”这样写道﹕““…这个国家教育政策的最终目标必须是:把各民族儿童集合在一个国家教育制度里,以国语作为主要教学媒介语。”

经教总交涉后,时任教育部长的阿都拉萨(Abdul Razak)答应不将” 最终目标 “列入“ 1957 年教育法令”中,改以 “… 考虑到使马来语成为国语的意愿,同时,要维护和持续发展居住在本国的其他族群的语言和文化。” 来取代,让华校的危机暂时获得缓和。

也就是说,< 1957 年教育法令 > 把 < 1956 年拉萨报告书 > 所建议的多元文化国家教育政策,正式化为法律条文:

“ 联邦教育政策要建立的是,一个为我邦全民所能接受的国家教育制度,以满足促进国家文化,社会,经济和政治发展的需求,有意使马来语文成为本国国语,同时,维护和持续发展居住在本国的族群(除了马来人以外)的语言和文化。”

殊不知,所谓的“ 最终目标 ” 却借着1960 年的《拉曼达立报告书》借尸还魂,规定非马来文的中学(华校或印度学校)改制,否则取消津贴,这让华文中学几乎陷入绝望的处境。林连玉当时挺身而出,说:“ 华文中学是华人文化的堡垒,津贴金可以剥夺,独立中学不能不办!”,大力反对改制,鼓吹华人社会续办华文独立中学。

最后,华文中学的体制得以保存下来,但林连玉却被褫夺了公民权和教师注册证,理由是:“ 故意歪曲教育政策,煽动各民族间的恶感和仇视。”后来的证据证实,林连玉被递夺公民权,是国阵政府执行的一种打压华教的手段!

林连玉被递夺公民权之后,接棒领导教总的第二任主席沈慕羽,如此评价林老:“ 林连玉为华教赴汤蹈火,应居第一功。每次事情发生,他都身先士卒,奔走呼号,可说无役不与。”


内容摘录/参考自:
《facebook 正义之声》、《大马国家教育44 年》和《飞扬网络》。
.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